中草药
翻白草
(本站不涉及文章中商品销售,敬请周知。)
【出处】《救荒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Fān Bái Cǎo
【别名】鸡腿儿(《救荒本草》),天藕儿(《野菜谱》),湖鸡腿(《纲目》),鸡脚草、鸡距草(《草木便方》),乌皮浮儿、觭角草(《植物名汇》),土菜、茯苓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郁苏参、土人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金线吊葫芦、鸭脚参、细沙扭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鸡脚爪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野鸡坝、兰溪白头翁、黄花地丁、千锤打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天青地白(《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未开花前连根挖取,除净泥土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。根多分枝,下端肥厚成纺锤状。茎上升向外倾斜,多分枝,表面具白色卷绒毛。基生叶丛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5~9:茎生叶小,为三出复叶,顶端叶近无柄,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,长2~6厘米,宽0.7~2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稍有柔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;托叶披针形或卵形,亦被白绵毛。花黄色,聚伞状排列;萼绿色,宿存,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副萼线形,内面光滑,外而均被白色绵毛;花瓣5,倒心形,凹头;雄蕊和雌蕊多数,子房卵形而扁,花柱侧生,乳白色,柱头小,淡紫色。瘦果卵形,淡黄色,光滑,脐部稍有薄翅突起。花期5~8月。果期8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丘陵山地、路旁和畦埂上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全国各地均产。主产河北、安徽等地。
【性状】干燥的带根全草,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,有时分歧,长约5~8厘米,表面暗棕红色,扭曲而皱缩,栓皮无剥落痕。无明显的茎。叶根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片两两对生,长椭圆形,具短柄,顶端1枚较大,向下逐渐变小,皱缩,多从中脉向内对折,上表面暗绿色,下表面灰白色;密布毛茸,边缘具粗锯齿。根头部及叶柄均被白色毛茸。质稍脆,易碎。气微臭,味涩。以无花茎、色灰白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【化学成份】根含鞣质及黄酮类。
【性味】
甘苦,平。
①《救荒本草》:味甜。
②《纲目》:甘微苦,平,无毒。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味甘,性温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,解毒,止血,消肿。治痢疾,疟疾,肺痈,咳血,吐血,下血,崩漏,痈肿,疮癣,瘰疬结核。
①《纲目》:治吐血,下血,崩中,疟疾,痈疮。
②《本草原始》:主无名肿毒,疔毒疥癞,臁疮溃烂。
③《草木便方》:清利肠胃,除风湿。治赤白久痢成疳,涂恶犬咬伤。
④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去瘀生新,散郁止血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⑤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咳嗽,红崩。
⑥《广西中药志》:根:治产后脚软,流产。叶:可驱风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【附方】
①治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: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,浓煎,一日分二至三次服。(《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》)
②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:翻白草根五、七个,煎酒服之。(《纲目》)
③治肺痈:鲜翻白草根一两,老鼠刺根、杜瓜根各五钱。加水煎成半碗,饭前服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咳嗽:翻白草根。煮猪肺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⑤治痰喘:翻白草全草。煮冰糖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吐血不止:翻白草。每用五、七科,嚼咀,水二钟,煎一钟,空心服。(《纲目》)
⑦治崩中下血:湖鸡腿根一两,捣碎,酒二盏,煎一盏服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⑧治大便下血:翻白草根-两五钱,猪大肠不拘量。加水同炖,去渣,取汤及肠同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⑨治创伤出血:新翻白草叶。揉碎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⑩治血友病:鲜翻白草二至三两。煎汤服,每天一剂。同时将鲜草捣烂,外敷出血处。(江苏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⑾治脾胃虚弱白带:翻白草配浮萍参、鸡屎藤、隔山撬、糯米草根、土茯苓、苦荞头、仙鹤草。水煎服。(《成都中草药》)
⑿治腮腺炎:翻白草干根,用烧酒磨汁涂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⒀治疔毒初起,不拘已或未成:韶白草十科,酒煎服。(《纲目》)
⒁治臁疮溃烂:翻白草(洗)。每用一握,煎汤盆盛,围住熏洗效。(《保寿堂经验方》)
⒂治浑身疥癣:翻白草。每用一握,煎水洗之。(《纲目》)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颈淋巴结结核:取翻白草全草1.5~2两,用黄酒1.5斤(不善饮者可减量)浸泡1昼夜,隔汤炖1小时许,以无酒味为度,加红糖适量,1次或分数次1日服完。每日或隔日1剂,15剂为一疗程,必要时停药5天后继续服第二疗程。治疗11例,绝大部分为用链霉素及其他抗痨药物治疗无效者。服药l~2疗程后,8例颈淋巴结周围炎症消退,肿块消失;2例周围炎症减轻,肿块缩小;1例无效。
【备注】东北、华北等部分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委陵菜(参见委陵菜条)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。新疆系用亚洲委陵菜,西藏系用亮叶委陵菜(参见管仲条)作翻白草。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【拼音名】Fān Bái Cǎo
【别名】鸡腿儿(《救荒本草》),天藕儿(《野菜谱》),湖鸡腿(《纲目》),鸡脚草、鸡距草(《草木便方》),乌皮浮儿、觭角草(《植物名汇》),土菜、茯苓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郁苏参、土人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金线吊葫芦、鸭脚参、细沙扭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鸡脚爪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野鸡坝、兰溪白头翁、黄花地丁、千锤打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天青地白(《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未开花前连根挖取,除净泥土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。根多分枝,下端肥厚成纺锤状。茎上升向外倾斜,多分枝,表面具白色卷绒毛。基生叶丛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5~9:茎生叶小,为三出复叶,顶端叶近无柄,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,长2~6厘米,宽0.7~2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稍有柔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;托叶披针形或卵形,亦被白绵毛。花黄色,聚伞状排列;萼绿色,宿存,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副萼线形,内面光滑,外而均被白色绵毛;花瓣5,倒心形,凹头;雄蕊和雌蕊多数,子房卵形而扁,花柱侧生,乳白色,柱头小,淡紫色。瘦果卵形,淡黄色,光滑,脐部稍有薄翅突起。花期5~8月。果期8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丘陵山地、路旁和畦埂上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全国各地均产。主产河北、安徽等地。
【性状】干燥的带根全草,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,有时分歧,长约5~8厘米,表面暗棕红色,扭曲而皱缩,栓皮无剥落痕。无明显的茎。叶根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片两两对生,长椭圆形,具短柄,顶端1枚较大,向下逐渐变小,皱缩,多从中脉向内对折,上表面暗绿色,下表面灰白色;密布毛茸,边缘具粗锯齿。根头部及叶柄均被白色毛茸。质稍脆,易碎。气微臭,味涩。以无花茎、色灰白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【化学成份】根含鞣质及黄酮类。
【性味】
甘苦,平。
①《救荒本草》:味甜。
②《纲目》:甘微苦,平,无毒。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味甘,性温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,解毒,止血,消肿。治痢疾,疟疾,肺痈,咳血,吐血,下血,崩漏,痈肿,疮癣,瘰疬结核。
①《纲目》:治吐血,下血,崩中,疟疾,痈疮。
②《本草原始》:主无名肿毒,疔毒疥癞,臁疮溃烂。
③《草木便方》:清利肠胃,除风湿。治赤白久痢成疳,涂恶犬咬伤。
④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去瘀生新,散郁止血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⑤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咳嗽,红崩。
⑥《广西中药志》:根:治产后脚软,流产。叶:可驱风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【附方】
①治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: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,浓煎,一日分二至三次服。(《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》)
②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:翻白草根五、七个,煎酒服之。(《纲目》)
③治肺痈:鲜翻白草根一两,老鼠刺根、杜瓜根各五钱。加水煎成半碗,饭前服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咳嗽:翻白草根。煮猪肺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⑤治痰喘:翻白草全草。煮冰糖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吐血不止:翻白草。每用五、七科,嚼咀,水二钟,煎一钟,空心服。(《纲目》)
⑦治崩中下血:湖鸡腿根一两,捣碎,酒二盏,煎一盏服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⑧治大便下血:翻白草根-两五钱,猪大肠不拘量。加水同炖,去渣,取汤及肠同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⑨治创伤出血:新翻白草叶。揉碎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⑩治血友病:鲜翻白草二至三两。煎汤服,每天一剂。同时将鲜草捣烂,外敷出血处。(江苏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⑾治脾胃虚弱白带:翻白草配浮萍参、鸡屎藤、隔山撬、糯米草根、土茯苓、苦荞头、仙鹤草。水煎服。(《成都中草药》)
⑿治腮腺炎:翻白草干根,用烧酒磨汁涂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⒀治疔毒初起,不拘已或未成:韶白草十科,酒煎服。(《纲目》)
⒁治臁疮溃烂:翻白草(洗)。每用一握,煎汤盆盛,围住熏洗效。(《保寿堂经验方》)
⒂治浑身疥癣:翻白草。每用一握,煎水洗之。(《纲目》)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颈淋巴结结核:取翻白草全草1.5~2两,用黄酒1.5斤(不善饮者可减量)浸泡1昼夜,隔汤炖1小时许,以无酒味为度,加红糖适量,1次或分数次1日服完。每日或隔日1剂,15剂为一疗程,必要时停药5天后继续服第二疗程。治疗11例,绝大部分为用链霉素及其他抗痨药物治疗无效者。服药l~2疗程后,8例颈淋巴结周围炎症消退,肿块消失;2例周围炎症减轻,肿块缩小;1例无效。
【备注】东北、华北等部分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委陵菜(参见委陵菜条)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。新疆系用亚洲委陵菜,西藏系用亮叶委陵菜(参见管仲条)作翻白草。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